赏玉 | 竹:独坐幽篁里

云玉网2017-08-15 18:08:14

炎炎夏日,最惬意不过邂逅一片葱茏翠绿的竹林,观其挺拔秀丽的身姿,闻其微风摇曳的沙沙声,任多情的暖风,将竹的清香送入鼻息。苏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竹一直是谦谦君子心中的挚爱。

杨曦 竹

杨曦 祝福

君子比德于玉,竹与玉的结合似乎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中华民族最早的玉竹情节,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此后,玉竹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意象,人们对于玉竹的追求愈发浓烈,对于玉竹的阐释也愈发丰富了。

瞿利军 绶带镇尺

瞿利军 竹韵

瞿利军 香插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风与蝶。”郑板桥所言,道出了文人心中的渴望。这一份气节,这一份质朴而淳厚,清奇而典雅,文静而怡然的气质,亦传递到了玉雕师的手中。诗书画艺的融入,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竹,清雅澹泊,雕于玉上而留于人心。

葛洪 竹

程磊 墨竹

当万物竞妍,千娇百媚的时候,竹总在默默生长,“末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苏城的玉雕师们亦是如此,精心耕耘着每一刀每一笔,方可呈现出玉竹凌霜傲雪,无朝花夕瘁之态。欣赏他们的玉竹作品,总有朴实无华,清淡高雅之感。

陈冠军 竹石图

赵显志 竹萌

林光 筱竹•菡绣绮

周作人说,黄河以南的人提到竹,差不多都感到一种乡愁,苏城的玉雕师对于竹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偏爱。在漫长的玉雕发展历程中,玉竹逐渐被赋予了气节之外的品质。“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青翠的色泽,挺拔的身姿,总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竹与“祝”谐音,所谓竹报平安,祝福之意溢于言表;竹有节,节节高,步步高升,勉励与期盼尽在其中。

尤志光 节节高

尤志光 祝福

卢伟 竹韵香插

竹影摇曳,在挂件中,在玉牌中,在文房中,在香器中……在苏州,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城市中,“雅”已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玉雕师对于玉竹的演绎,也不由得多了几分雅致。竹节虚实有道,竹叶飘逸空灵,寓意美好吉祥。

杨大钊 竹

张备 竹报平安

任永辉 映月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范栋强 节节高

胡建春 祝福(香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