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忠

云玉网2023-02-10 01:16:20


  • 姓名魏玉忠
  • 拼音WeiYuZhong
  • 年龄71 岁
  • 户籍地河南南阳市镇平县
  • 任职机构镇平县宝玉石协会副会长 ;神圣工艺品有限公司
  • 荣誉称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 师承魏金照;梁国安
  • 擅长材质翡翠,和田玉
  • 擅长题材鸟兽,花草虫鱼,器皿,仿古
  • 头衔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魏玉忠,男,汉族, 1951年7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镇平县宝玉石协会副会长。

本人在艺术作品中除全面掌握人体结构,花鸟技法,炉瓶及兽类作品外,尤以素瓶,仿古作品的设计见长。在素瓶的设计上敢于打破旧框框,挖掘新题材,猎取姊妹艺术为一体,并将苏州的技法,青铜器的造型,图案与本地素瓶相结合,使嫁接的作品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在素瓶设计上更加注重料型的千姿百态,颜色丰富多彩的利用,使设计出的素瓶作品既具备素瓶原由的自然美,又有原料型的随型美,同时具备俏色巧用之娇,使素瓶家族作品增添不少新贵,达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玉雕征程“素活”起家

1973年高中毕业后,魏玉忠走进了村办玉雕厂,踏出了“玉雕征程”的第一步。他先后在石佛寺玉器厂、卢医玉器厂、城关玉器厂、神圣工艺品有限公司、精雕工艺厂等多个单位担纲过设计。他始学人物雕刻,后转入素活的制作与设计,先后师从镇平很有名气且德高望重的雕琢高手魏金照和梁国安。在师傅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雕刻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1983年至1985年两年间,曾先后两次到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习班和天津美术学院进修并结业,理论上的学习和技艺的深造,使他如虎添翼,画技及雕工日臻成熟。

在南阳,器皿件一类的东西都叫“素活”,魏玉忠以做素活为主。他在创作中,大胆创新,挖掘新题材,不断从古典文学、戏曲、故事等情节中获取姊妹艺术的长处与玉雕艺术融为一体。合理利用俏色,做到俏色分用,使作品既俏不俗,达到恰到好处的地步。在长期的实践中,设计出的作品的体积感、空间感和运动感在和谐中达到统一,尽可能使作品在严谨中透露出灵秀之气,写实中暗含微妙的变化,形成了自己严谨、精准、细腻、大气、古雅、端庄的独特风格。由于在素活方面的独特造诣,一直被业界赞誉为“中原第一平素”的美称。

其代表作有:白玉《云龙瓶》、白玉仿古《双耳瓶》、白玉《瓜棱壶》、白玉《松竹提梁壶》、和田玉《鸭壶》、青玉《爵》等。其中和田玉《鸭壶》获2005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最佳工艺奖;白玉《云龙瓶》获2004年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金奖,并载入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进入玉雕行业四十多年来,魏玉忠创作无数,在得到业界的充分肯定之外,也引来收藏家们的推崇和业外人士的青睐。提起以往的作品,魏玉忠说,他目前较满意的作品是白玉《云龙瓶》。这件器皿高85厘米,宽36厘米。之所以那样设计,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称为龙的传人,这种设计既产生了理想的艺术性,又弘扬了民族文化。再者,历史上和田玉大料十分稀少,能成就如此大瓶的料可谓万里挑一。《云龙瓶》作品沉稳大气,纹饰流畅自然,雕工精细,令人顿生敬畏之感。2004年被评为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金奖后,身价倍增,堪称国家稀世珍品。

玉雕风格自成一派

讲到个人风格,做器皿件的魏玉忠,可谓是风格独特,自成一派。他的作品多为仿明清两代的器形。早年魏玉忠都自己亲手制作,1986年开始转为以设计为主。对他来说,从事玉雕创作,必须先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市场上的需求,这样才有可能做出合乎时代的东西。而且,还要有创新,要推出新的造型。近些年来,他的创作基本上都是在仿古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的元素,把他自己对玉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器皿件造型的认识,融入设计当中。做瓶或者做壶,他都力求在造型上进行变化,在纹饰上加以创新,比如改用香草纹等等,但工艺上,魏玉忠仍强调采用过去的刀法一丝不苟地运作。

在制作器皿件材料的选用上,魏玉忠一般首选岫玉、独山玉,也有和田玉、新疆青玉等。除了一般器皿件,他也做些仿古件,而且是仿青铜器造型。青铜器被认为是艺术品里的国粹,独山玉就不适宜用来仿制它,因为大的独山玉往往有裂纹,仿青铜器的制作对材料的要求相当高,基本上都不允许有裂纹,也不能有脏或其他毛病,所以,仿青铜器时,他基本上都以和田玉山料为主。

“做了这么多年,虽说在制作和设计上一直追求变化,但回过头来看,以前做的东西仍然比较简单,比较纯朴、素洁。随着玉雕业的发展,目前我做的东西也慢慢地丰富起来,作品上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今天,人家只要一看见我的东西,就会知道是我的创作。”魏玉忠如是说,“我做的器皿件,跟北京同行做的器皿件比较相似。扬州以山子雕著名,北京以器皿件见长。我创作的器皿件与北京的器皿件相比又有变化,目前北京做的还是以传统为主,少有创新。我的风格是将器形加以改变,纹饰加以变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我自己的思想与体悟。”

德艺双馨心系南阳

作为一位南阳人,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南阳玉雕大师,魏玉忠的话题总离不开南阳玉雕和独山玉。说到南阳玉雕目前的现状,魏玉忠说:“南阳玉雕正在向更成熟的方向迈进。但粗制滥造仍不乏其人,大自然赐予的玉,是不可再生的宝物,独山玉是南阳特有的玉种,它既致富了千家万户的南阳人,又孕育了不少玉雕名家和大师,为使独山玉及玉雕得到更完美的利用和发展,建议成立独山玉研究机构,使每块玉的合理利用,得到正确的诊断,使其艺术性和产生的经济价值能发挥到极至。”

南阳玉雕的创作风格集合了全国玉雕的许多特点,因为在全国各个地方做玉雕的,属南阳人最多,大部分做玉雕的人都是从镇平走出去的,所以,南阳玉雕就有了不同的地方色彩。在工艺上,南阳玉雕模仿上海的精雕细作比较多。

说起“河南工”,魏玉忠有自己的见解:“以往‘河南工’之所以差,主要是当年从事玉器制作的人有很多农民,他们一边干农活一边做玉雕,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却又急于赚钱,所以制作质量差,那是必然的。而我们做的好东西,市场上却不容易见到,因为大多被收藏者直接购买或收购了。这样流通的都是低档的东西,流通在客观上起到了广泛宣传的作用,‘河南工’在很多人眼中,就几乎成为低档玉器和制作质量之差的代名词。但是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改观了,因为有一大批做玉雕的年轻人,他们不仅有想法,设计能力也很强,制作技艺也很高,因此,‘河南工’的好东西越来越多,被外界所认可,所称赞。笼罩在‘河南工’头上的阴霾正在烟消云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