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鎏金铜牛,宁夏自治区博物馆藏
千年老二应该是----牛!
老二的角色应该是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计较名利得失,忠厚诚实的代表。这方面牛当之无愧,另外,六禽中行二的是牛,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二的也是牛,十二地支中配属“丑”,十二时辰中的第二个时辰“丑时”(即牛时),对应的时间就是凌晨2点左右。
所有的排行都居次位。
你说“牛”不“牛”!
商代晚期玉牛首(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牛,对中国人而言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更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马牛羊,鸡犬(狗)豕(猪)。此六畜,人所饲。”作为传统启蒙教材的《三字经》,让最早出现于《周礼》、《左传》中的六畜深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概念。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的牛和羊一样,是从西亚那边传过来的。但是,最近也有考古学家在哈尔滨附近出土了具有人类驯化痕迹的牛类化石,(不知道如何是从牛粪中看出是否驯化的痕迹?是看它的食材?)该化石的年代距今约10660年,这说明中国也可能是牛驯化的起源地之一。
古埃及壁画中的挤牛奶 图/Wikipedia
牛的身形庞大有力,却温顺乖巧易驯服,是人类劳动的好帮手,也是最早被驯服和圈养的家禽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和人类一起农耕,人们都是牵着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其性格温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备受人们青睐,牛力大无比,既能耕地拉车,又不增添饲养者的压力,在缺乏劳动力的古代,牛对于当时社会的贡献,就如同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推动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上的贡献功不可没。
古往今来,人们喜欢雕件、画牛、写牛、说牛,在历史上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趣闻佳话、成语典故。如果能被称赞为“牛”或者加上牛的某一个器官的,往往都是有着超乎常人的技艺和能力。
在古代祭典中,牛是规格最高的祭品之一,象征着权势与尊贵。牛在古代的运用极为广泛,除农耕以外、交通,甚至军事都广泛运用,甚至还有些地区嫁娶彩礼都用牛来替代,寓意勤奋和财富。战国时代的齐国还使用火牛阵打败燕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也曾用到牛。
山东滕州前掌大出土的商代玉牛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因为全身是宝,而它的食材又简易随取,牛成为农耕社会核心的生产工具,牛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皮可以用来制革做衣,牛角可以做装饰或入药,就连牛粪都能晒干了当燃料使。牛皮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质和粮食。这一点,东西方的文化差别十分明显,西方把牛作为食材的重要来源,而在我们的过去,私下屠牛可能会被官府制裁。但是,像水浒传里面动辄来二斤牛肉的情况也不一定是假的:宋朝时,老死的牛经官府核验后,将皮、角、筋等物资上缴,其余的肉就可以由百姓自行处理(吃)了。这里面也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普通牛是在大约1万年前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由欧洲野牛驯化而来的,而瘤牛,则是在8500年前由南亚人完成的驯化,两种不同的社会体系和形态,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肉质烹饪方法决定了两种牛的不同社会地位。
鲁迅先生也常把自己比作牛,留下了“我吃的是草,而挤出的是牛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千古绝唱。
鲁迅故里
很多不人知道,其实“孺子牛”最早并不是出自于鲁迅之笔,而是出自于《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
齐景公有个儿子名叫孺子(原名叫姜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孺子在一起玩耍,作为一国之君竟然爬在地上,口里衔根绳子,让孺子把他当牛骑。不料,一不小心,孺子从“牛”背上掉了下来,口里的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都折断了。齐景公有意传为给姜荼,为防止内乱,齐景公把其他儿子都驱逐到东莱一带去了,齐景公死后,大臣田乞(后改名陈乞,亦称陈僖子)秘密召回公子阳生,意图发动政变,壮大声势。齐景公的大臣鲍牧质问:“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
直到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从此以后,后人们就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具体表现为“深怀爱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等精神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都是中国人所发扬推崇的。
纽约华尔街的铜牛成为股市的象征和期望
牛谐音于"扭",也就是扭转局面的意思,我们常用扭(牛)转乾坤来形容利用人的才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局面,所以牛寓意牛运兴旺,生活得到改善,可以战胜困难,真正的扭转乾坤,事业也可以红红火火,牛气冲天。大家都熟知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屹立着一头华尔街铜牛,身体健硕、鼻孔发光,很多人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这是因为牛行走的时候总是抬着头,而牛角向上扬着,就代表股市上扬;而直立行走的熊,在走路的时候呢总是脑袋向下看,低着头就如同下行的股指一样。当然,它也有很好的象征意义,寓意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汉代玉牛 (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着一件1972年陕西省蒲城县出土的汉代玉牛,玉雕卧牛是在一整块呈黑色的玉料上,采用圆雕的技法琢制而成。这件玉牛代表了汉代圆雕工艺的高超水平,工匠们抓住了卧牛的动态特点,用流畅简洁的线条表现四肢的动态,静中有动。去年在甘南地区考古调查时,我们还在一个县级的博物馆里面看到各个时期的牛的雕塑,相当的震撼,大家都翘起了大拇指“牛”。
甘肃康乐县博物馆时以各个时期“牛”的藏品让人震撼的
一直以来,牛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便是美好而富足的。牛的秉性也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牛被认为是“辛勤劳作、忠厚无私、默默奉献、诚实守信、尽职尽忠”的典型,为此,许多人会把雕有牛造型的玉饰赠予那些志存高远、吃苦耐劳的人。
康乐县馆藏北魏时期的彩绘牛
故宫博物院的碧玉牛
雕刻师们在一块块璞玉上雕刻不同形状的牛,如卧牛、开荒牛、孺子牛、昂首牛、奔蹄牛、斗牛、牛头、双牛等等,其寓意都万变不中,都不离开牛能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望,可助佩戴之人牛气,交好运,发利市,如果你也想早日扭转乾坤,牛气冲天,现在起就认真学习一下牛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做一些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容易的事,把自己的所有潜力发挥出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要让自己成为无可替代,只要这样的坚持,一定会越来越“牛”!
商人面凹颧骨高,臣字眼形额窄小。西周眼梢过眼眶,身多弧纹直线少。东周纹饰小蛇形,细阴刻线示发型。汉代舞人袖盖顶,翁仲个个像鸡笼。宋代童子脑壳...
早期社会玉石获取不易,并较一般石材更为美观,因此玉石本身被神秘化、神圣化,被认为可以沟通天地,承载人们的信仰。故此,从史前到秦,人形玉器造型诡谲...
汉代玉文化在继承先秦玉文化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成为汉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因其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征,形成了儒、道并重的用玉思想,并以其特...
上海博物馆玉器馆,展陈面积500个平方,展出历代玉器3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一共分成6个部分,有“神秘奇幻的史前玉器”、“端庄典雅的夏商西...
公元前十九二十世纪,青铜器的发明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产生了奴隶制。这时石器也完全从实用领域退出来,早先纪念曾为人类造福的石器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