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不完全系列豫南篇之三 南阳独玉璋

云玉网2022-01-08 16:24:41

南阳夏代独玉牙璋不到半米长,像把刀,所以还有人将玉牙璋叫玉立刀。灰灰黑黑的质地,有多处沁成灰白色,手摸上去并不太光润。它是夏代器物,在这“人类天真的童年”,衣食尚难周全的南阳古人,费尽心力地把坚硬的玉切磋琢磨成这个模样,为了什么呢?

这件牙璋,“凹弧首,一面有打磨的斜坡刃,刃端一侧峰尖略高,另一侧略低。器体宽于柄部,并于交接处形成折肩,折肩下有阑,阑间有扉牙。柄部近阑处有一穿孔。整个牙璋通体磨光,且自上而下、从外而内由厚渐薄,刃部尤为明显。侧视璋面,中部形成一微浅的凹弧,极具艺术美感。”南阳市博物馆负责玉器的任义玲女士很专业地描述了它的样子。

目前南阳仅发现三件牙璋,一件出土于淅川下王岗二里头文化三期墓葬,仅存柄部;另一件出土于桐柏月河春秋墓。三件中唯此件形制最大且保存完好。

这件牙璋是怎么来的呢?

南阳市博物馆原馆长崔庆民先生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是馆里的保管员,有一天,一位农民拿个东西到馆里来,那东西乍一看像个石头片子,我接过来,第一感觉,这是个好东西,就问打哪来的。农民说,是在南阳市东南角望城岗挖菜园子时挖出来的。挖菜园子要打地沟,地沟翻了五六十厘米深时,挖到一块长方形的地,土很虚,土质发黑,就挖出了这个石头片子。听他的描述,我估摸着出土地点应是个墓葬的穴位。问他捐给公家要几个钱,农民很实在,说随便给。后来我请示了馆领导,给了农民八块钱。”

后来崔先生去了望城岗,试图寻找到更多的东西,无果。

这件器物被南阳市文研所原所长赵成甫先生编撰的《南阳古玉撷英》收录,简介为:玉牙璋,夏代,宛城区湮河乡望城岗出土。

它是夏代礼器

这件牙璋,是从民间收集而来。和发掘的文物不同,它是难以断代的,南阳博物馆认定它是夏代遗物,依据是什么呢?

这要先从夏代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讲起。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那时黄河流域生存着十几个强有力的氏族,因为谁也无力吃掉谁,处于一种暂时的平衡中。

那时的黄河下游在淮北、苏北平原不断淤积和壅塞,河床不稳定,黄河泛滥改道,引发大规模的决溢。

鲧用堵塞办法治水不能成功,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川导滞”之法,排引泛滥河道,归入地势相对低下的河北平原中部,在遵循自然水性的前提下,使黄河完成了南北改道。大禹治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帝舜就将他确定为继任人选,禅位于他,国号曰夏后。他把天下分成九个州,并派身边得力人手去管理,他还经常巡游天下,创造了大一统的早期中华国家雏形。

有一年,他巡游到今天的安徽怀远县涂山,各地诸侯纷纷前来表示忠诚,“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帛指瑞玉和束帛,古代典礼,最重玉帛,《论语》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可以想见,那是多么喧闹庞大的场面啊!

夏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监狱及军队。国王下边有“牧正”“庖正”“车正”,作为夏朝派驻各地的行政长官。夏朝建立起税收和贡赋制度,管理国家的基本功能全面建立。在这“人类天真的童年”,“人的意识”“权的意识”开始出现并发展壮大,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逐渐崩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出现了。

对于夏朝的存在,古人从未有过怀疑,他们认为夏王朝的建立,是中国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开端,“夏”字,古人理解为“雅”,引申即为“文明”之义。但20世纪以来,学术界出现疑古思潮,对上古历史,都持否定态度,夏代干脆被认为根本不存在。直至1959年在豫西的偃师二里头、晋南夏县的东下冯发现了公认的夏朝文化,特别是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下层,时间恰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与夏朝纪年大体吻合,为夏文明的存在找到了证据。

许多古代文献反映,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上文提到的“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瑞玉是诸侯参与会盟时所持重礼。晋代《拾遗记》中则说,神授禹玉简,“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

还有,夏禹为统一疆土征伐三苗的战争记载中,也留下了玉崇拜痕迹:“……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雷电动震,有神人面鸟身,奉圭以待……”圭也是美玉,长条形礼器,“奉圭以待”正是玉崇拜的一种表现,只有神灵才能奉圭,有玉才能显示神灵,在禹所发动的大规模战事之中,圭代表的是天意,这和大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及“神授玉简”是一个道理。这还说明玉在当时既是号召的旗帜,又是统驭所部的法度。总之,夏之立国和玉文化一定有着重要的关联。

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玉器,印证了夏代丰富的玉文化,其中的牙璋,是夏代礼玉中重要的器物,也是影响很大的夏代礼玉。

璋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诗经》里有:“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因为其形状与圭相似,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

牙璋为璋的一种,其名源于《周礼》,今人多沿用清人吴大徵的《古玉图考》,将肩部有扉牙的斜刃扁平状器物通称为牙璋。

牙璋为仿古代农具耒耜造型,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龙山文化,到夏、商发展到顶峰。它体形狭长,刃部一般宽于柄部,柄部方形,一般有穿孔,两侧装饰齿牙,故名牙璋。牙璋刃部变化较多,有直刃、斜刃、歧刃,刃口有平口和内凹口之分,装饰方法亦多样化,如阴线、镂空雕、镶绿松石等。关于牙璋的使用方法,我们可以从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持牙璋铜跪人得到启发,牙璋的正确持法应是柄部朝下,刃部朝上。

关于牙璋的用途,考古学家认为有这么几种:是祭祀先祖、神癨的礼器,是祈神降魔的法器,是充作符节的信器,也是“起军旅、治兵守”的兵器,还是禳邪求吉的殓尸器等。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分别出土过三件牙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牙璋。二里头至商代早期是牙璋的繁荣期,商代晚期牙璋趋于衰败。”任义玲女士讲。

文物断代有一种“标型学”,就是利用已标明年代文物作为标准或标尺,与未标明年代的文物相比较,从而确定文物的年代。南阳方面正是将馆藏独玉璋与二里头遗址所出玉璋作了比对后,认为“南阳发现的这件牙璋造型庄重朴拙,美观大方,从器形及阑间饰看,繁荣期牙璋的特点最为明显,特别是同偃师二里头三期出土的牙璋最为接近,认定为夏代文物”。

但也有专家认为,“它与郑州二里岗商文代遗址中出土的玉璋相似,当是商代早期遗物。”郑州、新郑等地都出土过商代早期玉璋,1958年在郑州东南郊杨庄出土的一件牙璋,通长达66厘米,是迄今国内所见牙璋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依《周礼》记载,牙璋有个特点,时代越早个头越大,时代越晚个头越小。南阳馆藏牙璋,个头显然小于郑州所出的66厘米牙璋,郑州牙璋是商代文物,将南阳牙璋也认定为商代遗物,有专家认为是更稳妥的说法。

它是独玉所制

专家认定,南阳馆藏玉璋是南阳独玉所制。

独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国人曾称其为“南阳翡翠”,苏联地质学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阳玉归属于翡翠类型的玉石矿床。

独玉玉质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一向有“多色交辉”之称。独玉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独山玉料以色带产出,即一块独玉正面看是一层白玉,侧面看可出现呈带状分布的白玉、绿玉、紫玉等,大名鼎鼎的和氏璧,正是因其“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被专家疑为独玉。南阳馆藏牙璋灰黑多色交杂,从玉质看,具独玉特点。

据了解,独山采玉已有六千年历史。上古时期,人们主要是捡拾,后来人们开始挖掘,据说采玉高手能根据土的颜色、草木的分布辨别玉石埋藏在什么地方。现在独山上,还能看到一些古代矿坑遗迹。

南阳盆地的古人,是如何琢玉的呢?

史前时期,独山玉文化是中国玉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南阳境内就有“宛”部落。当时居住在独山周围的原始先民,在漫长的上山狩猎、采食果实、采集石料、打制劳动工具的过程中,逐步对独山玉有所了解,开始了自然采集和自觉采集的原始小规模开采。

随着原始手工业的发展,磨制工艺的发明,到了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独山周围的先民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工艺,他们能把玉石从一般石料中分离,选择独山玉,进行分类设计加工,磨制成玉斧、玉铲、玉凿等生产工具以及玉镯、玉璜等装饰品和礼仪器,较早地步入了中国玉文化殿堂。

1959年1月,原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位于独山以南约5公里的黄山新石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琢玉工具石砣、完整的独玉铲、独玉凿、独玉璜、独玉簪,未加工的玉料及未成形的玉镯、玉璧、玉环等半成品,均为仰韶文化遗存。独玉铲为绿白独山玉,一面沁色较深为黄色,上部有一穿孔,孔洞极圆。黄山遗址很可能是当时一处较大的独玉加工基地。

考古工作者还在南阳市的南召、淅川、镇平、新野等地,发掘和发现了该时期的独玉璜、独玉环、独玉坠等多种器物。“根据出土独山玉的位置及状况证明:新石器时代中早期,已对独山玉就地取材,就近加工,被普遍打制或磨制成玉器,独山周围玉器作坊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以独山为基础,辐射中原地区的玉文化中心,处于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南阳有学者如是说。

有如此深厚基础,到了夏代,独山很可能已是中原最古老、最大的玉产地之一。独山距偃师二里头遗址不足300公里,两地道路通畅。“玉石生产往往是就地取材,夏王朝受当时交通工具限制,很难从更远的地方得到优质的玉材,独山玉以其运输便利,质地细腻成为当地制玉业的重要选择。”收藏专家张杨先生说。

专家点评

南阳馆藏独玉璋即古人所称牙璋,是夏遗物。

玉璋在南阳发现为数极少,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夏代历史在这一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是由南阳独玉制作而成,玉质细腻坚实,色泽已沁为灰白色,古朴自然。该牙璋就地取材,精美的制作反映了夏代南阳玉器制作技艺的高超,同时也说明了在商代晚期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以前,南阳独玉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区玉器制作的主要原料。

点评专家:

南阳市博物馆馆长 张新强

所处时代:夏器物规格:通长38.9厘米宽9.4厘米厚0.6厘米来 源:村民捐赠藏 馆:南阳市博物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