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玉,到底应该学什么?

云玉网2019-05-05 17:19:11

作为一个普通玉友,爱玉,又往往苦于没有机会去接触玉石,也没有好的学习渠道去获取专业知识,怎么办呢?

莫急,学玉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经历学习、吃药、涨知识、再吃药的一些阶段,然后从中慢慢体会和田玉的本质。而且学玉也有一定的方法,方法不对,犹如逆水行舟。

1 、首先学玉,搞清楚为何而学

学玉的时候,有很多朋友比较心急,一上来就是想知道不同原石、成品的价格。常常见很多玉友拿着东西,无论原石手镯还是雕件,不问材料不问品质不问做工,只有一句"值多少钱?",姑且先不说不同途径下玉石价格本就千差万别,就算拿一千件来问,最后自己估计也记不清什么东西值什么价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这些学玉者的脑海里,压根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和田玉知识体系。而所谓的"价格",其实是与"和田玉知识体系"相对应的"和田玉市场价"。从"建立知识体系"到"对应市价"这个过程,正是学习"看价"的过程。 、看价不是个一蹴而就的本事,而是个日积月累的能力,注意,日积月累,没有什么速成渠道!!

想要"看价",先决条件是"看懂"。这需要充足的专业知识,需要了解从原料到加工再到市场的各个环节,还要具备足够的行业经验。

但是如果你以会"看价"作为和田玉学习的最终目的,那现在就可以停止了!!玉石以品为重,价格只是市场交易的结果。一旦急功近利只想弄清价格,那就不可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和田玉的系统知识。

(同为和田籽料,同为弥勒题材,价格相差数倍,你可知为何?)

2 、学玉,基础是关键首先,请认知玉质和玉性

因为玉质是和田玉知识的基础,一切其它标准都建立在玉质的根基上。

我们要对玉石的玉性、玉质有一个正确成熟的理解,做到对细度、白度、油性、糯性、瑕疵等指标心中有数,不要停留在仅仅讨论"白不白"的阶段,当别人谈论"脂分""老熟度"的时候要有概念,当上手一块玉石时要懂得"压手""油润""熟糯"的感觉,知道"僵"与"棉"的区别,知道籽玉皮上的"纹"和肉里的"裂"分别是什么,了解什么才是"一口气"的料子,了解证书上的"羊脂"并不是圣旨......

其次,请知晓玉石分类

玉器门类,五花八门,究竟玩什么学什么,得有个起码的分类。

我们要知晓籽料、山流水、山料、戈壁料的存在,了解白玉、碧玉、墨玉、黄玉、青玉、糖玉分别啥样,懂得原石和成品的关系,明白籽玉玩料和作料的区别。

至少要明白,为什么手镯价值高,同料的随形牌为什么比方牌便宜,什么是"好料不雕",黄玉和黄口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青花是好青花?当别人显摆自夸"95于阗料"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当商家动辄"羊脂"时要学会请他圆润地离开。

(都是籽料青花,品质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3 、量力而行——弄明白自己究竟想玩什么,能玩什么

广义和田玉现在是和田玉市场的主力军。小编从来没有觉得俄料青海料甚至韩料的存在有什么问题,我希望大家至少对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有所了解,并且知道一些基本特性:什么是韩料蜡状光泽和粥状结构?什么是俄料的"僵白",籽料的"脂份"与"润度"到底是什么。

 "物以稀为贵","一分价格一分货",

高品质和田籽料的日益稀缺注定它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价位。如果只是想低价买个工艺品玩玩,完全没有问题,但请不要以低价格来要求高品质籽料.....

4 、不要只认皮色和毛孔

高端收藏市场,仍以籽料为主,而辨认籽料,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皮色"和"毛孔"——网上铺天盖地的方法中,九成九都是皮色,都是毛孔!!但是且慢,越教科书式的方法越容易攻破!!先不说"千种玛瑙万种玉",市场作假者对于攻克"作伪"的技术难关,其决心之大,钻研之刻苦,尝试之广,远远完爆大多数玉友。

但是,无论作假手段如何高超,高品质就是高品质,籽料就是籽料,好玉不骗人,时间不骗人!!

5 、熟悉手工与机雕

成品玉器离不开玉雕工艺,但是评价工艺前,需要先积累一定的审美。

什么叫线条,什么价细节处理到位,怎样的观音是"宝相庄严",怎样的构图叫"意境天成"?苏州精细打磨可能要一两万,机雕好看,200元立等可取,手工挺贵,等了半年还得继续排队。这不是市场坑爹,而是真正的价值决定价格。

6 、要注意积累文化底蕴

和田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玩玉,感受的是不仅自然的神奇,更是文化的魅力。如果对真假和价格过于执着,而忽视了文化本身,也是不明智的。

通过学习和田玉,我们应该积累文学、美术、历史知识。可以了解"螭龙""饕餮""貔貅"的来源,了解陆子冈的牌子和乾隆爷的扳指,知道器皿件中"冲耳炉"的出处,知道红山文化的"玉猪龙"也属于和田玉......

玉,学到了一定程度,无形中就提升了个人的文化品格。真正有品的玉友,是做不出咋咋呼呼录视频斗富之事的,顽主的好东西再多,如果戒不掉痞气,也就长不了文气。

文而不化何以玩,鸡鸣狗吠一笑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