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无上皇权的诠释 诚信品德的典范

云玉网2016-09-24 18:30:08

印章是“印”和“章”的合称。是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它代表的是信物。常用的制作材质有 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在古代,帝王所用的印章称为“玺”,官吏使用用的称为“印”,而私人使用的印章则称为“私印”,印章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印章的起源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老的有印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从古自今,凡是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玺印即包括在“金石”之中。

玺印的起源或说商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战国时期玺印已普遍使用。在起初,仅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秦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证明当权者至高皇权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是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当时按照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殉葬之物皆不是实品。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侯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形符号,被流传下来。

玺印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印文笔画细如毫发,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印章的历史

隋唐两宋时期

走过你征我伐、割据政权多如牛毛的南北朝,历史终于又一次挣脱窄狭的瓶颈,豁然开朗。隋代继秦代之后,开启了中国古代印章制度与风格的又一新的历史阶段。由于简牍早已退出日常生活,纸张在政府公文的普遍使用,公印不再局限于简牍的狭小平面,边长从2.3厘米左右猛然增大到5.4厘米左右。由于印体加大,公印不像秦汉时代那样刊刻职官名发给官吏本人佩带,而是转为发给以官吏为代表的官署,完成了由职官印向官署印的转变。公印不再佩带而变为匣装,置诸衙署。

唐初印章钮式从隋代接近汉魏的鼻钮向宋以后的橛钮又跨进了一步,鼻钮升高,钮穿渐向竖长方形发展。唐代后期印穿已消失,完全演化为橛钮。出现了新的印章门类鉴藏印和斋馆印。

宋初百废待兴,官印一度袭用五代旧印。宋早期公印印文与印边粗细相若,以后印边逐渐加宽,印文笔画间已不似隋唐印疏阔。方长形柄钮已不见穿孔。

元明清时期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公印有汉文印和八思巴文印两类。 至元六年,忽必烈命令国师八思巴创立拼音文字一—八思巴文,即所谓“蒙古新字”,元公印印面构成的一大特点是印边加宽,有时竟达印文笔画宽度的6—10倍。元八思巴文公印的一大特点就是背款皆为汉字,这也是今天我们识别八思巴文的最重要依据。

明代皇帝、王府之宝用玉箸篆玉印。这种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乃“篆书正宗也”。此外,明代内阁印用玉箸文银印;将军印用柳叶文,平羌、平蛮、征西、镇朔等将军印用螭鼎文,皆银印虎钮,其余百官印都用九叠文,铜印直钮。

明代直钮已由两宋长方形板状钮变为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加高到8厘米左右,形成后世俗称的“印把子”。明代官印背款皆凿年款及编号。

清代百官印等级区分同样十分严格,印章普遍有所增大。其字体有蒙古文楷书、满文、汉篆等。最常见的是汉满文对照同时出现在印面上,这也是清公印的一大特点。

印章的价值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

鉴赏印章文字,先要把握艺术表现手法的特征,如书法、章法、刀法,再要体会印文内容中蕴含的情趣、意味,综合起来细细品鉴、慢慢欣赏。

印章的材质

印材是篆刻艺术最基本的凭借材料。宋元以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玉或水晶、犀角、象牙、竹、木等为材料。及至元代,王冕始试以花乳石作印。由于花乳石质地细腻温润,且容易受刀,一时间成为擅长书画的文人治印的普遍用料。到了明代,石质印材越来越被印人广泛采用。石章质地松脆柔糯,易于人刀,加上刀法不同会产生出比其他印材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所以深受历代篆刻家的青睐。此后印坛即以石章作为刻印的主要材料,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历代治印所选用的石材中,最常见的是青田石、寿山石和昌化石三大类,另外还有被引入印坛不久的内蒙石和东北石。各类石章由于产地不同,其质地、性能和色泽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方名贵的石章,不但有其本身的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所以名贵印石的收藏也代不乏人。

印章的使用

姓名、字号印:一般盖在作者名字的下方或左右。斋馆、堂号印一般盖在款字的四周或款字的下方,也有用作迎首,盖在右上角。

闲文、吉语、警句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作为押角,也有用作迎首。

收藏、鉴赏印一般盖在书画的左右下角空处,或无碍书画作品本身的空白处,也可以盖在书画以外的装裱上。

印章若是用于公文,则需要骑年盖月,也即印章要盖正,两侧的文字要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文字两侧分别要盖住年和月。

印章的辨伪

所需鉴别的印迹,只要与已知真迹印章大小一致,印文的文字笔画位置一致,基本上就可以了。

一幅名家的书画作品,其印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如果印章很差,则有赝品的可能。印章的艺术水平,主要从书法、章法、刀法上来辨别,同时还要看印泥的色泽,一幅古画印章的颜色,虽然可能是鲜艳的,但它还会有饱经岁月,历尽沧桑的变化,颜色会变得浑厚而沉着,印泥虽由朱砂制成,颜色稳定,但历久的印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古代书画上印章的色泽不可能与现代人作品上的印章色泽相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