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中国古代最早的玉器类型之一,虽一介小小身躯,却有著持久的文化生命力、丰富多样的面貌及内涵。
从考古发现的玦来看,在广博的文化环境中,玦的形制虽变化多端,但均在器身上开出一道缺口。《白虎通》说,“玦,环之不周也”。《广雅》:“玦如环,缺而不连。”这一缺、不连、不周的特征是玦的关键性标识。随著时间的延伸,地域的变迁,玦再如何变,环之不周这个特征始终不变,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玉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制作朴素。早在距今约8000多年的內蒙古兴隆洼文化中就有玉玦的发现,此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和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上海青浦马家浜文化和江苏吴县草鞋山文化、内蒙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安徽含山文化等均有玉玦出土。
▲內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 玉玦
在新石器时代,最有特色的玦形器当属红山文化出土的兽形玦。红山文化兽形玦器型呈环状,有一缺口,缺口一侧略粗,雕兽头,另一侧雕兽尾,环上光素无纹,大致可分两种:
其一,兽头玦。此类器型粗大,笨重,整体近似椭圆形,中部靠下有一圆孔,环圆孔为兽身,兽身为弯柱形,尾部与嘴部相近,由缺口断开。这类作品头部较大,近似圆雕,短耳于头顶向上直立,眼部为宽而浅的阴刻环形槽,构成起伏不平的眼廓,再于其上用多重阴刻细线刻出眼,中心为圆形眼球。
▲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 玉猪龙
其二为较小的环形玦,片状,一端为兽头,头部近似圆形,阴刻环形眼。
▲內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 玦形龙
红山文化兽形玦形制较为特殊,有的玦上有细穿孔,考古发掘已经证实,兽形玦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当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
商代玉器中玦形器较多,皆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表面光素无纹且环较窄,另一种为龙形玦。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
▲妇好墓出土 龙形玦
西周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龙纹、凤鸟纹等,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西周的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玉玦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玦较多,且体积较小,多呈薄片形。此期间部分玦的纹饰同西周的玉玦纹饰相近,由双阴刻的弧线、椭圆形小环及侧面兽头組成。还有一部分玉玦的纹饰与西周的纹饰完全不同,多是阴线琢出的旋形紋、蟠螭纹或 “S”形纹。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 玉玦
春秋战国时玉玦上的兽面纹有单兽头和双兽头两种,单兽头的玦一侧为头一侧为尾,双兽头的玦两侧各有一兽头。春秋时期的玉玦上一般无系孔,这些玦很小,很可能是钳于耳部的耳饰,也可能是用绳在玦的中部悬挂佩带。
▲美国塞克勒博物馆藏 龙形玦
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广州博物馆藏 玉玦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但纹饰多不合古制,玦体比战国时厚重。明、清两代仿古玉玦,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亦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关于玉玦的用途,说法不一。
一为“玉珥”说,这是最多也是目前最权威的说法。杨伯达老先生将“玉玦”定名为“玦形珥饰”,古方先生亦称“玉玦”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耳环”。“玉玦应称玉珥”,其原因是出土的玉玦通常放置在死者的双耳旁,且缺口朝上。
▲三门峡虢国墓地国君夫人墓出土 玉玦
二为“环佩”说 ,亦即“信物”说,这是较为传统的说法,即常将“玦”与“环”相提并论为君主佩带之信物,用其谐音:环—还、玦—绝”。古书称:“逐臣(被放逐的罪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赐玦则绝。”意思是如果君王将玉环赐给逐臣就表示叫他回来,如果派人送去一个玉玦,就意味著逐臣不能返回了。作为信物来说,玉玦含有与人断绝关系之意,但用于佩戴时却有另一种含义,因“玦”与“决”同音,象征佩戴者凡事果敢决断,不会拖泥带水。
▲河南博物院藏 玉玦
三为“玉目”说,这是考古学家根据发掘出的墓主人眼中所嵌的一只玉玦,而新提出的说法。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具8000前的女孩尸骨,有一块环状玉玦嵌入女孩的右眼眶内。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解释为“以玦示目”,是我国出土最早的“玉眼”。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陶塑女神头像的双眼内也嵌入了圆形绿色玉片,他说应该是对此种用玉传统的直接承袭。
▲兴隆沟遗址出土 右眼眶嵌玉玦人头骨
四为“神器”说,此说根据红山文化典型器“玉猪龙”的形状,“圆环有缺”类似“玉玦”,而另称“玦形龙”或“兽首玦”。因“兽形玦”出土时往往放在逝者的心胸处,其形象为似猪似熊又似龙的神兽,所以某些玉器专家称之为沟通人心与神灵的法器,即“玉神器”。
▲內蒙古敖汉旗下洼镇河西出土 玉猪龙
五为“玉韘”说,即射箭时套在手指上用于勾弦的玉器,这是见于古代典籍较老的说法,经清代学者考证:“玦”即“韘”,发展为后称的“玉扳指。
▲山东刘家店子1号墓出土 管状玉玦
满者为环,缺者玦。玉玦是中国古代玉器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它出土最早、数量最多、使用最为广泛,它贯穿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它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古代玉器文明的发展史,它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它是古人信仰、意念、灵感的化身。
商人面凹颧骨高,臣字眼形额窄小。西周眼梢过眼眶,身多弧纹直线少。东周纹饰小蛇形,细阴刻线示发型。汉代舞人袖盖顶,翁仲个个像鸡笼。宋代童子脑壳...
早期社会玉石获取不易,并较一般石材更为美观,因此玉石本身被神秘化、神圣化,被认为可以沟通天地,承载人们的信仰。故此,从史前到秦,人形玉器造型诡谲...
汉代玉文化在继承先秦玉文化的基础上而有所发展,成为汉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因其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征,形成了儒、道并重的用玉思想,并以其特...
上海博物馆玉器馆,展陈面积500个平方,展出历代玉器30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一共分成6个部分,有“神秘奇幻的史前玉器”、“端庄典雅的夏商西...
公元前十九二十世纪,青铜器的发明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产生了奴隶制。这时石器也完全从实用领域退出来,早先纪念曾为人类造福的石器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