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20年玉商告诉你玉石这行,水有多深

云玉网2017-10-27 12:46:16

中国人爱玉情结,渗入骨髓。然而,与对玉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购买时极度谨慎,极度不信任商家的态度。

那么玉行的水真的深吗?老司机认为极度不信任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 玉行从业者德行良莠不齐。

虽然自古玉就是君子品德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的雅物。但是不得不说,如今玉行从业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即不是君子,也没多少文化底蕴。很多从业者为了利益,抛弃良知。于是,假货泛滥、以次充好、劣货天价等现象屡见不鲜,让消费者热情冰冷,对整个行业的职业操守充满怀疑。

低端市场,有人兜售乳化玻璃做的“籽料”,叫价3000,最后号称跳楼价500成交。

有人在地摊甩卖昨天刚用xx药水浸泡出来的“乳化玻璃”,号称祖传或是工地挖出来的,同时配套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而著名的X宝,更是到处在的兜售几百几千一块的羊脂玉籽料,还敢对天发誓是真货,搞得很多消费者都以为自己捡了大漏,受了欺骗还在身边朋友中推广自己的“精明”。

中端市场,一个个装潢讲究的店面,摆满了俄料做皮染色的“顶级籽料”。胡侃什么“新疆矿区一手货源”,“一级细白羊脂玉”。开价2万,并且开始绝不让价,然后“被客户诚意打动”,“脾气对路,亏本交个朋友”,最后8千成交。客户感觉检漏,他大赚几千,大家都满意,双赢。

高端市场,一些大师工作室,不再醉心于创作,对授业教徒也心生厌烦。一头钻进名利圈,醉心于各种高大上的、金主成群的拍卖场;忙碌于各种“抛头露脸、扬名天下”的推广活动中。拍卖价格互相攀比,社会知名度暗暗较劲。

当然,有原则有操守的从业者并不少,但是受那些不堪的同行连累,被客户统统归类于“疑似奸商”群体。

下图:貌似低价,实则暴利的雕件。和田韩料,机雕。实际一对成本不到百元。

下图:注意欺骗消费时使用的核心词语:“纯手工雕刻”、“检漏的来”、“赔钱回馈、任何人不议价”。而且落款“忠”,这个款是某位名家的。

这是件非常明确的机雕件,款也是假的,料子非常的松,即便在光线的美容下,可能还P图美容了,却仍然从照片上就看见粗松的结构。

下图:某地“专业落款”

下图:上面几张图上的货色,在某地市场是论包论斤卖的。

2. 玉行从业者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玉行暴利的传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个行业。

但是,这些单纯趋利而来,投机取巧,却毫无专业基础知识的人员把整个行业搞得混乱不堪。

粗劣的玉雕制品铺满大街,而它们的缔造者,基本都是务农种菜转行而来的,从没接触过美术,文化程度也比较低。他们的专业知识比普通消费者强不了多少,分辨不了玉质好坏,但是他们擅长误导,擅长“编”知识。这让消费者完全失去对玉料价格的评判标准,失去对工艺好坏的辨别能力,发出玉行水太深的感慨。

同时,网络时代催生了X宝,微商等销售群体。这个群体中,很多都是转图党,自身一点也不懂玉,完全不能于客户交流,更不要说给客户专业服务。他们机械转发上家的文字和图片,即便有职业道德,也没有能力给消费者分辨、把关。所以,在朋友圈我们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机雕作品冠以“苏工精雕”的名头;铺天盖地似是而非的“廉价籽料”;铺天盖地落了XX名家款识的假作品。虽然他们不是造假的源头,但事实上,正是他们的海量转发,波澜壮阔的推广,成了“作假伟业”真正的中坚力量。

消费者半信半疑,云里雾里,越发觉得水深。

下图:X宝上的图,打着羊脂玉的招牌,2800一个貔貅,图非常仙。竟然成交了很多。而实际上,真正能够让懂玉的行家认可的“羊脂白玉”2800元连一颗黄豆大小也买不到。

3. 消费者缺乏鉴赏、审美能力。

如果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对于一眼有问题的东西可以辨别,对于每一件作品都能有一个大致判断。

而对于作品是机雕还是手工雕刻,作品构图、工艺精到与否,国内爱好者不如美术基础教育扎实的那些发达国家。在审美能力上普遍较弱,多数情况下,只能简单的根据自己的好恶,做出感性的判读。

下图:1488元可以买一只“羊脂白玉”手镯。上当者也不少。罪魁祸首还是消费者的检漏心理。一只真的可以称为羊脂白玉的手镯,肯定是博物馆级别的,是国宝。

插一句题外话,羊脂白玉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没有精准的定义。现在却被一些商家反复利用,成了一种滥用的促销手段。

怎样让水位下降,让爱玉的国人放心购买心仪的作品呢?

老司机认为,由政府主导,切实推行一些措施,来改变现状。各地行业协会放下身段,推广专业知识。从业者看清形势,只有作品精美,价格合理、守信重诺才能赢得人心。爱好者、消费者少买多看,多研究,多接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