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玉雕大师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充满赞誉的称呼。但如今,一大批又一大批的大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映入我们的眼帘,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什么样的玉雕师才能称得上大师?不妨跟随我们来做一下民意调查。
泛滥的“玉雕大师”
现如今,提起大师,好比像是几年前提起“专家”一样,总感觉变了味道。截至目前,我国举办的五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评选共评选出176位国家级大师。但是,除此之外,无论从一些活动或是媒体报道中,都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大师”。
宋世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到:当下玉器市场最大的问题是重复的作品多,模仿的作品多,真正有个性有创意的作品太少。在宋世义看来,玉文化,就是既要有玉工,又要有文化;大师,就是既要能够为师,又要博大。何谓有文化?何谓博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玉雕师就说道:“有一些协会和机构,没有政府的授权就进行评选,他们认为自己是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协会和组织,评选出来的大师也应该是权威的,但其实这些机构都没有认证的资格,评出来的大师也是立不住的。”
“大师”缘何满天飞?
造成大师漫天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师”与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称谓越高,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一块普通的料子被玉雕师做出来之后,可能价格一般,但是一旦是经大师之手的,旁人总感觉立马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自然而言,价格也就上去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种乱七八糟五花八门的奖项就开始映入我们的眼帘。什么什么杯……第几第几届……各种各样名目的奖项,而各个“大师们”也对评奖乐此不疲,有什么好处呢?宣传推广的时候这些都是资本,对于商家来说手里有几件获奖的东西,忽悠玩家的时候也有个炫耀的资本,但是这些奖项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呢?真的是从雕工从创意的角度去评比参考的吗?各种内幕恐怕行内的人再清楚不过了。
真正的“大师”什么样?
大师应该是本行业里的思想家。一般艺术家可以技艺精湛、心灵手巧,比如雕塑家可以把佛像雕刻的很光,把维纳斯复制的很像,甚至可以雕一只蝴蝶会飞,刻一只鸟儿会唱,但他仍然不是大师。大师则是为石头注入灵魂,让石头生长思想的人。大师的作品是一个时代的胎记,或启迪人的智慧,或净化人的心灵,或昭示正义、鞭挞时弊……总之,大师的作品里透出一种关乎人类社会生存与进步的人文情怀。
大师应该是本行业里的理论家。一般艺术家实践能力很强,经验也很丰富,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大师则不然。大师是这个行业里的理论家。他熟知这个行业历史的发展脉络,当代的门类派别,小到一件作品的细微处理,大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他都了如指掌。不但在学术上见解独到,而且还能把自己的艺术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用以指导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大师应该是本行业里创新的旗帜。一般艺术家只是在重复,重复他人,重复自己,而大师在创造,大师永远不会咀嚼别人吃过的馍。当别的艺术家在贩卖他人的瓦盆时,大师的担子里永远装的都是自己烧制的瓦盆。大师时刻都会站在本行业的前沿,绝不固步自封,自我满足。大师用自己的作品引领着整个行业一步一步的攀登上艺术殿堂的最高峰。
德艺双馨是评判大师的最高标准。先做人,后做艺是大师的行为准则。大师很少在人前指手划脚,也不在人后道人是非,更不会以技压人、以技拿人。大师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极少有功利心,在一个行业里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一呼百应。技艺绝、人品佳、口碑好方是大师风范。
总之,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长期修炼的结果。大师不但要在专业上引领一个行业的高度,更要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融会贯通、心藏万象。大师要把修艺、修为、修心作为一生不间断的追求。大师是一种境界,在本行业里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大师更是一种高度,站在业界的云端一览众山。大师这个称谓不是终极目标,而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历程。
在名家云集的玉雕界,曹伟还是比较出众的。因为他很年轻,加之勤奋好学,深得众多前辈的喜爱。在此次的天工奖即将开幕之际,玉艺联盟也采访了曹伟。毕...
2018珠宝直播还能继续火下去么?这已经成为整个黄金珠宝玉石行业都在关心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有几个问题,也是近一年来从业者们疑虑不止...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信息化普及,伴随着消费模式开始升级。消费的主体以80、90后为主,消费模式与审美观有了巨大的变化。玉石珠宝行业从销售模式和...
每个行业的顶尖人物都被称为大师,这本是一种尊称,如今成了一种笑柄!就像旧社会有钱人家的女孩被尊称为小姐,放到今天再称呼那个姑娘为小姐,人家估计...
汉武帝本人下葬时也有一件精美的玉衣。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的玉衣“缕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之蛟龙玉匣”。汉朝统治者使用玉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