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玉雕行情“越来越差”?

云玉网2019-05-10 10:57:58

image

市场上已经有太多的“老套路”作品,什么“马上封侯”“欢天喜地”“富贵花开”,拼凑两三个动物,取他们名称中的谐音字去迎合一个口彩,牵强的很。

image

(马上封侯)

玉器设计其实可以向“实用性”、“纪念性”等很多方向去探索,比如我看见有人挂在车里的平安钟很好看,那么能不能用玉做呢?还有挂历上的生肖图案以玉雕镶嵌的方式做也值得一试。

image

我们总说要发展玉文化,怎么发展?

说到底就要落实到每件作品的与时俱进,立意出新。在古代,没有先进的磨玉工具,要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比例,对称性、内壁薄厚的均匀都是很困难的事,需要玉匠有着高超、熟练的手艺,一件玉雕作品,大半的价值都依附在工艺上。

image

而现在,我们有了太多先进的玉雕工具,要追求比例、对称性之类的完美已经很容易,电脑数控可以轻易做到,而且比人工更精准。

不难想象,将来一件玉雕作品摆在眼前,人们顶多去赞叹一下造型的设计,很少再去对工艺啧啧称奇。总之,容易得来的东西,一定会渐渐失去人们的青睐。

image

如今的收藏家,往往不会单冲着精湛的工艺去买作品,而是更看重思想、创意。因此对于玉雕创作者来说,光工艺纯熟只能算匠人,能读透材料,以工艺衬托、强化造化自然本身的魅力,又能将立意落回平实的生活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上,才能算大师。

image

伴随着科技进步、时代主流意识,人们审美取向的变化,玉雕艺术形态、风格都会随之改变,这是大势所趋,而唯有那些潜心关注现世,思考生活,懂得返璞归真的创作者才能真正有所建树。其实我们眼下的这二十年,正是整个行业在新中国之后重拾玉文化精髓、摆脱封建审美束缚、续写玉雕艺术新篇章的二十年。

image

玉器创作告别了建国初期的“玉雕厂模式”,个人艺术风格、品牌得到了前所未有尊重,这一切意味着一个真正能出现大师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为文化传播者清初赵翼的《论诗五绝》尚有如此气魄,难道当代时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潮流中的玉文化传播者没有这样的气魄吗?

image

传统文化深入民心,渗透入大家的思想和细胞,文化作为种族潜意识的体现无遗是存在的最好证明,复兴的最好体现。能走出去并且广泛传播的文化也代表了民族的强大。

image

中华玉文化作为中华独特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一带一路战略造福人类大众的时刻,更应该肩负起文化传播的伟大使命。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美德,把仁义礼智信的玉五德的价值观推行到全世界,让更多人懂得君子以心相交,以德服人,仁者无敌的道理。

image

所以当代玉雕创作者更应该勇于担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玉雕文化的世界传播,为正能量的发扬光大贡献智慧。

必须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全球化的趋势,传统文化有些领域的生存环境不改变的话会越来越狭窄。受众的面会越来越小,生命力会越来越弱。

image

这就需要我们果断的决绝的意识到创新才是挽救、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之选,不二法门。玉雕大师们更应该作为排头兵,当仁不让的把中国玉文化发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如何发扬光大,首先当务之急就是玉雕题材的与时俱进,只要符合时代的需求,创造人民喜闻乐见,打破教条,集合传统,集思广益,洋为中用,就能大大丰富题材的领域和创意。

image

那么,该怎么创新呢?

首先,题材的创新也是材料的创新,在牢固做好传统材料升级的同时,是否可以古为今用,结合传统的古玩艺术,来一个古今同辉,金玉良缘。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就是艺术的加成作用,也是创新的精髓。

image

其次,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历史地,辨证的哲学眼光和态度,去批判的吸收。所以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吸收一带一路上友好国家的文化和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题材,用我国的美玉创造出有国家亲和力的作品。

image

中国传统玉雕题材比较偏重吉祥和讨吉利口彩的题材。喜庆类,组合寓意类,神仙神兽类等等。虽然为广大人民长期熟悉和喜闻乐见,但是不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导致在市场上看来看去好像都是这几个门类。

对于释儒道等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还大大不够,比较流于表面,这个和玉雕师本身的文化底蕴不高和日常积累不多是有关联的。

image

一个大师绝不应该仅仅是技艺上的,更应该是文化上的。艺术固然要考虑市场,但文化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更应该引领市场。如果只是一味迎合,把艺术创作演变成拜金的手段,那么对于玉文化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悲哀,这种思想觉悟每一个玉雕大师都应该具备。

image

玉文化托了国家文化大复兴的福,玉雕工作者更是借了市场经济的东风。但是千万不要脱离文化本身的土壤,不能忘记源头。

所以在赚钱的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和引领的使命感,不要除了龙就是凤,除了福在眼前就是指日高升。要多一点思想,少一点媚态。把民族的气节和思想的境界通过作品抒发出来,不要只局限于中国,要想到这个玉文化是要走向世界的,传播开来的。

image

有一颗推动玉文化与时俱进的公心的创作者一定能摒弃唯利是图的私心,把我国的玉文化的发展推动到新的境界,对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也深信不疑。

image

中华玉文化承上启下,悠悠几千载,传承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寄托的是人文的关怀,守护的是炎黄子孙的灵魂。而玉雕创作者更是文化与艺术结合的纽带,传世之作的传播者。

image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