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如何吸引新用户?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云玉网2021-11-18 14:19:24

“缂丝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但目前我国缂丝织匠相当稀少,其工艺面临失传的状态,”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上海非遗协会常务理事吕钢在昨天举行的上海高定周闭幕式暨“东家守艺人”品牌发布会上介绍说,非遗的传承,需要让传统手艺“潮”起来。

image

缂丝,在2006年和2009年分别被国务院和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相传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在明清时被作为“御品”专供皇室享用,清末后期逐渐衰退。它是采用全人工的织造方式以真丝为基本原料,平纹为基础组织,以“通经断纬”为基本织造方式,通过最原始的土木机制作为正反面具有同样画面和色彩艺术效应的丝织工艺品,其制作出的画面不论是山水、人物或花鸟均栩栩如生,被称作“丝绸之圣”。

创立于2015年的东家APP,汇聚了上万名非遗传人、优秀手工艺人及海量作品,众多优秀设计师、艺术家、品牌,以及数百万优质用户。今年是东家融入复星生态豫园体系的第二年,平台生态实现良性循环,并不断升级迭代。背靠拥有18个老字号、6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豫园股份,“东家守艺人”融合东家优质的源头供应链资源,优秀设计师和艺术家团队,深入研究如何将东方传统工艺、文化与时尚结合,致力于打造东方美学潮流。

今年“双十一”,平台出现了“00后对文房四宝热捧”的现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对于中国强国的认同感在此见微知著。豫园股份合伙人、东家联席董事长兼CEO孟文博说,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对东方美学、传统文化有着更深理解,关注有历史沉淀的东西,近年来国风国潮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体现。“但国潮不能只是简单的复古、模仿,国风元素顶多只能让消费者一次,但能否真正认可你的产品,甚至成为黏性用户,靠的还是产品本身传递的文化力量。”

“东家守艺人”和“老庙”的联名产品古韵金镶玉,是“东家守艺人”老字号系列的第一批上市产品。“东家守艺人”团队针对市场痛点,对产品进行打磨与升级:延承老庙经典“古韵金”系列设计和吉祥福瑞祝福,秉承东家“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玉雕文化,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宋世义,根据年轻消费者需求设计古法金+和田玉的日常佩戴首饰,主打葫芦、莲花、竹子等美好寓意,推出“古韵金镶玉系列”产品——再造经典,以金配玉,是谓“金玉良缘,平安美满”。

“东家的初心,是用互联网来帮助文化行业尤其是那些有情怀、有审美、有创新的优秀手工艺从业者,用更好的方式与用户、爱好者更近距离、更直接地交流沟通,通过交易、使用来传承、泛活技艺。”孟文博说,希望通过模式创新,在保有东家平台原有优势的同时,丰富品牌内涵,孵化“东家守艺人”自营品牌,结合传统文化及工艺,根据特定消费者群体需求设计产品。

image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