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石雕大师林霖铃,1972年出生于福建省,毕业于云南工艺美术学校,进修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和福建省工艺美术学院。他2016年应云南省玉石轻纺工业行业协会的邀请被聘为2016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云南初评专家委员会委员;2017年应云南省玉石雕刻技术技能竞赛委员会的邀请被聘为云南省2017年玉石雕刻工技术技能竞赛专业评委。生长在工艺美术世家的林霖铃从小就常常与堂哥林邵川一起去户外写真,受其熏陶对美术产生了极高的兴趣,继而醉心于玉雕,一见倾心,无法自拔。林霖铃对玉石雕的热爱与执着,既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芒而不与萤火争辉;又是坚实铁胚,经烈火灼烧而绽放光华。“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无数。”即是林霖铃和玉雕缘分的真实写照。于是林霖铃拜中国玉石雕大师林邵川为师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期间勤学好问、吃苦耐劳,冬去秋来,四季轮回,日复一日的阅读大量玉石雕专业书籍,潜心琢磨磨刀、修光等每一道工序,付出比其他人多十倍的努力。学成之后又觉得自己功力不够,再去苏州工艺美术学院重新学艺,并且多次参加中共美组织的中国雕刻大师研修班进修培训,在得到业界大师对他工艺的赞扬和认可后,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发现到自己的风格与王俊懿老师的区别后,又去北京请教交流了几个月。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他多年的付出与努力下,他的作品融圆雕、透雕、高浮雕等技法于一体、探索创新之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新颖的作品风格。修光、手感方面都高于其他玉石雕者,以至于他的作品风靡当时,受到了业界大师的认可和赞誉,也深受收藏家和市场的喜爱,可见他的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之境界。
林霖铃也庆幸自己能与玉雕相遇,因为玉石雕刻磨练着他的心智并得以升华,在这30多年的玉石雕学习光景中,林霖铃从玩世不恭到温润尔雅,让人刮目相看,这是与玉器打交道过程中渐渐抹去了他所有浮躁心性,学会静心并专心,懂得沉静而专注,坚持最澄澈匠心,年久月深,心手合一,择一事,终一生,从而在玉石器方面有所建树。
林霖铃已从事玉石雕30多年,擅长雕刻寿山石、黄龙玉、翡翠、玛瑙等玉石的雕刻设计,现在主要以黄龙玉为主,由于黄龙玉温润细腻的光泽、硬度与翡翠极其相似以及优异的韧性等独特性质,可以让林霖铃尽心尽力的去发挥他的思想、构思、设计、创作,使每件作品都独放异彩,所以说林霖铃的玉石雕作品皆是他心源思路的结果,是他从生活之中迸发出的觉悟。他最擅长圆雕、高浮雕,善于因材施艺、因色取巧。以精益求精的雕刻精神、独具创意的雕刻风格加上细腻娴熟的雕刻技法,使其作品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作品《天书》是他借黄龙玉的瓦沟料之特点,随形写意,似一页页至理名言不停翻转,并以篆书写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可谓天人合一,是谓天书;作品《悄悄话》是一对和尚相拥在说“悄悄话”,他们是叙说遁入空们后的感悟,还是议论尘世间的纷扰,憨态可躬,让人产生无线遐想;作品《岁岸》是作者巧妙的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精心设计创作,纹饰繁而不乱、极其精细、唯美,格雕清新自然,画面充满诗意。寓意是经过岁月的洗礼,终将会登上成功的彼岸。
若说玉石雕文化是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奔流而来,穿过沧海桑田,翻越崇山峻岭,那么林霖铃就是革故鼎心的匠人,传承前人智慧,雕刻千山万水。林霖铃说我们现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传承和发扬玉石雕文化的优秀传统,既离不开传统的工艺、刀法,也不能拘泥于传统之中,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艺术胸襟融入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对玉石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创新,以至于更好的传承玉雕。未来他要进攻翡翠,将翡翠雕刻技法达到炉火纯青之地步,他这种学到老,活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虽然题材、技法以及刀法发生了改变,但最根本的东西没有改变,那就是对玉石的喜欢中注入艺术的属性和人的文化因素,注入了天马行空的思想,一雕一琢,使玉石少了刻意之感,多了一些真实灵动,具有灵魂。从1991年至今,30余年间砥砺深耕,敢于探索,以新的文化视角、新的创造理念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合,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技法。不趋炎于庙堂之高,但惜名于江湖之远;不鼓噪于攮攮闹事,但独守于孜孜不倦;不计较于千钧荣华,但惶恐于一世英名。林霖铃向世人展现玉雕之美、之光辉,这份赤诚之心,来自于他那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来自他那忠贞不渝的坚持不懈,也来自于他那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谈到工匠精神,林霖铃认为工匠精神就在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坚持和追求,秉持着初心,保持着清高与自省,将毕生岁月都献给玉石雕。朱熹曾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在艺术上应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去学习玉石雕,但林霖铃不甘让传承数千年的玉雕技艺消弭在这人世间。至此,为了把技艺一代一代更好的传承下去,他去农民职业中学、浙江职业中学等学校讲授玉石雕知识,宣传传统文化,以自身经历来给学生讲授玉雕心得以及职业规划的看法,致力于发掘、培养出有潜力的年轻玉石雕者;并且不断栽培徒弟,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教授下培养出了多位玉雕大师,并且徒弟也开始不断栽培弟子。林霖铃说那次他与徒弟相聚,单单徒弟弟子就已多达100多人,每个人见到他都师公师公的叫,他就觉得特别自豪,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玉石雕刻,为玉石雕事业做贡献,推动着工艺美术和玉石雕的发展,也让他感到十分欣慰。尘埃岂能掩芳华,炎黄浩瀚沐苍霞。上下五千岁月似流沙,艺术界正是有了像林霖铃这样的领军人物,玉石雕技艺才未在这日新月异的生活潮流中湮没,才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玉石雕的魅力,让更多的人感受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的风骨。
林霖铃大师玉石雕技艺的设计从“古”走来,承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美学风格和时代气象;从“新”开始,表达着社会情感和时代新风。秉承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不断创作出无限可能,以作品传承温情,用善意勤勉当下,真正做到了让玉石雕技艺“活”起来,让玉石雕技艺技艺“潮”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结出累累硕果!并以心役物,问情于石,融自己之思想,付百倍之心血,静下心去探索,以创新手段焕发新生力量,让玉石焕发新彩,一路乘风破浪,生生不息,展现非遗之美,雕刻出绚丽图篇。
林霖铃,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云南省省玉雕大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工艺美术师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其中雕刻作品荣获国家、省级金奖、银奖,在中国玉雕界林霖铃被称为“获奖大户”。其《悄悄话》荣获上海“神功杯”创新金奖、《商山早行》荣获扬州“百花玉缘杯”金奖、《枫桥夜泊》荣获广东省江门市“百花奖”金奖、《天书》荣获龙陵“玉满乾”金奖等等。这一连串的头衔、奖项无不体现出林霖铃玉石雕技艺巧夺天工。
宋瑶,青年玉雕艺术家,安徽蚌埠人,自幼博涉文史,痴迷绘画,美术人文积淀深厚。2003年进入玉雕行业,于苏州、上海、北京多地采风、进修,并师从玉雕大师葛...
刘举,原名刘鹏举,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华玉网创始人,珠宝鉴定师,独山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南阳宝玉石协会副会长。南阳玉雕研究所副主任。...
张伟,从业10年,玉言九鼎珠宝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雕刻作品以摆件为主,擅长雕刻山水、仿古、禅意等题材,把现代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雕刻风...
吴德昇,是一位近年来以引领潮流、开启风尚而特别引人注目的艺术家,他那淡定从容的笑容中,是对艺术的敏锐和创新。吴德昇的玉雕作品,将东方的美玉和...
最新新闻 和田玉在现代佩饰上的运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