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玲

云玉网2023-02-10 01:16:35


  • 姓名张晓玲
  • 拼音ZhangXiaoLing
  • 年龄61 岁
  • 户籍地湖北武汉
  • 任职机构玉清莲
  • 荣誉称号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省级玉石雕刻大师
  • 师承
  • 擅长材质和田玉,其它
  • 擅长题材人物,鸟兽,花草虫鱼,其它
  • 头衔玉清莲工作室创始人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1982年毕业于武汉市二轻局技术学校玉雕专业班,分配在武汉市玉器厂工作,先后在北京、福州等地的中外合资及民营企业受聘为玉雕师。2006年11月,张晓玲在武汉市武昌徐东古玩城经营一家玉器实体店,取名“玉清莲”,销售自己工作室制作的和田玉工艺品。2010年9月被授予“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称号,2010年10月正式入驻良渚玉文化园,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玉清莲”,2011年9月被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

高中毕业那年,18岁的张晓玲偶然获悉武汉市二轻局要办玉雕培训班。“玉雕”对张晓玲而言,神奇且特别,当即决定报考。可她未曾专业学过绘画,求学心切的张晓玲只得临时抱佛脚,也许是天赋,仅仅向擅长绘画的邻居学习了一周,竟意外而又顺理成章地通过了考试。

玉雕班是专门给当时的武汉市玉雕厂培养专业人才的,师资力量雄厚,张晓玲在那里,扎扎实实地学了两年,毕业后,便与同学们一起被分配到武汉市玉器厂工作,雕刻绿松石。当时玉器厂在仕女脸与结构方面造诣颇深。“那时候我老是去看别人怎么做,去请教别人,喜欢钻。” 渐渐地,张晓玲开的仕女脸在行内也开始得到称颂,直到现在依然被熟人念念不忘。

“人应该感谢自己经历过的一切”,无论在老式工厂里有多少沉闷,张晓玲至今感谢那段经历,这为她的人物造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80年代末,玉器厂经营不善陷入低谷,张晓玲与其他同学陆续离开。

离开工厂后,张晓玲的创作空间大了起来。丈夫曾建新和她同为玉雕班的学员,有着深厚的美术和书法功底,两人辞职后,在家里讨论得最多的仍是他们共同热爱的雕刻艺术。湖北十堰地区出产绿松石,张晓玲便自己买料雕刻成小摆件、挂件,经济来源并不理想。张晓玲寻思自己的玉雕生涯许是遇到了瓶颈,该去找个玉雕大师学艺把自己的技艺提升一个高度。

那一年,张晓玲夫妇到北京送货,偶然结识了一位抛光师,得知他们有拜师名家的愿望之后,本来就对张晓玲赞不绝口的老师傅当即答应为他们引见一位名师,将她引荐给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张晓玲分外珍惜这次机会,在大师的指导下,边做边学完成了一件观音像。这对于张晓玲来说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她的创作从仕女像走向了佛像。而张晓玲对于雕刻的那份专注和诚意,让郭大师在之后都对她不吝赐教,常常书信指点,佛像的脸部如何勾勒、手指线条要注意哪些……服饰、法器、阴阳一一细述。张晓玲的技艺也不断升华。

张晓玲从绿松石转型到和田玉却是一次技艺的升华。绿松石的雕刻技法也并不完全适用于和田玉,于是她骨子里那份刻苦钻研的劲又开始迸发能量。很快地,她就抓到了门道,在寥寥几笔中赋予它更美的含义。

随后几年海南一家玉器厂聘请张晓玲去做玉雕师。那是一家较具规模的私企,虽然在那里的工作时间不是很长,但在这里,张晓玲也第一次接触到了南方的雕刻技术和雕刻工艺,这让她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与那些技术纯熟的师傅们交流,更让她获益匪浅。

回汉后,她汲取南方雕刻工艺的长处,并将南方玉雕的设计理念与北方玉雕粗犷大气的风格完美结合,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艺术修养及技艺水平也都大幅提升。比如,做玉观音摆件时,观音像脸部的神态和工艺直接影响整件作品的优劣,也是最能体现玉雕师水平的地方。张晓玲制作的观音像,观音脸部神态丰满柔美,已形成其特有的风格,受到同行们的一致认可。

现在的张晓玲,已被评为浙江省玉雕大师,也带起了徒弟。工作室一些作品都打上了非卖的标签,“不是我摆架子,也不是我嫌卖得低,而是用了太多的感情,不舍得卖。”张晓玲坦诚,“一块好玉,应该因材施艺。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本身材质上的特点,那就是独一无二。”

代表作品:

1.绿松石作品《罗汉图》获2010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

2.白玉作品《渡海观音》获2010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

3.和田玉作品《丹凤朝阳》获2010年“良渚杯”铜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