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没有文化的收藏就是耍流氓……

云玉网2021-03-30 09:25:22

在《论语·子罕》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子贡问孔子,说:假如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然后孔子回答:“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浅显地把孔子的回答简单理解成把美玉卖掉,但其实在这个地方,孔子有言外之意,表面看似是卖玉,实际上却是把玉人格化,借玉自比。

和田玉,温润而泽,缜密以栗,瑕不掩瑜,声音悠扬,就像人身上某些美好的德行。

孔子期望这样的美玉能够遇到识货的人,也是渴望自己能够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一展抱负,济世救人。

沽之哉,不是为了卖玉,而是为了体现出玉的价值,待贾而沽,也是在诉说君子的价值,怀才待用。

君子比德与玉,虽然不是孔子首创,但孔子却用一生丰富和践行着这个理念。

其实,现代很多人收藏和田玉,或许是看中了它的好看,或许是发掘到了它的经济价值,但是却忽略了它身上隐藏的文化价值。

脱离了文化去看玉,和田玉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只有懂得了它的文化意蕴,才知道,和田玉,三个字,并不空洞。相反,它十分具体、切实,且影响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玉为礼器

《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祭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且但凡祭祀都离不开一种礼器,那就是和田玉。

古人认为玉通透、温润、神秘,可以连接着天地人神,具有崇高地位。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便可以达到“敬祖宗,求福禄”的目的。

并且,不止祭祀,古人婚丧嫁娶,日常出行,也都要遵守礼,且这些礼的执行,也大多和玉脱不了干系。

可以这么说,玉教会中国人如何更加符合礼仪,玉也代表着礼仪。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中国以玉传家,便是把“礼”和道德传给每一个中国人,让他们知礼、懂礼、习礼、用礼,做一个有礼的人! 

玉为信

天赐良缘,美玉为信。自古以来,和田玉不仅作为装饰之物,点缀着质朴生活,也修饰着善男信女。

更重要的是,人们以玉为媒,用玉传情,互赠美玉作为信物表达着忠贞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比如《卫风·木瓜》里写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其中琼琚、琼瑶、琼玖便都是指代美玉,这首诗也是用玉的纯洁和无暇来表达自己对恋人的忠贞和爱意。

玉为美好象征

在中国人眼中,玉便是美好的代名词。比如,形容漂亮的女人,都是玉尖、玉葱、玉肌、玉齿、玉腕、玉手;而赞美有担当有礼貌的男人,都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再比如,形容最美妙的声音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达最真挚的感情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并且,中国的造字也在无声的表达着对玉的偏爱,大多以玉为偏旁的字都代表着一些美好的意思,和玉有关的词也都表达着一些美好的情感。

对于中国人而言,玉得天独厚,集天地之精华,聚万物之灵气,涵宇宙之奥秘。玉是不一样的,也象征着许多美好的情感和品德。

在懂得和田玉的内涵文化的基础上,买玉、藏玉也不是单纯的花钱,而是一个享受、学习的过程。

和田玉并不是单纯地花钱

如果买玉是一个单纯地花钱的过程,那么买玉和买其它的东西并无区别,你享受到的也仅仅是占有的快感,这完全背离了收藏的内涵。

收藏应该是一种有文化的购买,在购买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买玉不应是简单地花钱,也不是单纯地花钱,而是在了解玉石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购买和享受,以及学习的过程。

在买玉时,虽然我们免不了打眼吃药,但是获得了一块好玉也会感到由衷的快乐。

并且,在整个购买过程中,我们还能学习到更多和田玉的知识,且在这种文化的不断积累中,也让我们心灵上得到了净化与愉悦。

或许,玉与钱有关,但买玉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花钱与买卖,有文化的购买和田玉,才是玩玉的正确打开方式。而脱离文化藏玉,套用一位玩家的经典名言,没有文化的和田玉收藏就是耍流氓,不是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